關於古坑咖啡
~古坑咖啡史~
據《雲林縣志稿》記載,古坑咖啡為日治時期時引進。台灣總督府從巴西引進咖啡豆之後,選擇台東、花蓮瑞穗、高雄、雲林古坑與南投惠蓀林場為試種農地,最後發現雲林古坑的品質最好,也成為日治時期獻給日本天皇的貢品,至此,古坑咖啡有「御用咖啡」別名。
『溫潤純和、香蘊繞樑不息』從磨豆到輕啜一口剛沖好的古坑咖啡,這樣的感受,正是完全地描述了古坑的咖啡與眾不同之處;台灣自日治時期引進了阿拉比卡豆,並於古坑華山一帶這最適合咖啡生長的環境下,開始了台灣的咖啡史。
※取至高雄視覺運動
【公司緣起】
十多年前的徐先生甫接觸到台灣的咖啡,就有如當初昭和時期開發台灣咖啡的『木村桑』一般如入寶山,一頭栽進去至今無怨無悔,就因這份台灣獨有的香蘊、這僅於台灣才能栽植得出來的好味道,世界級的好味道。
回溯來時路,原在高雄經營超市的徐飴鴻、郭慈訓夫婦(圖右),懷抱著「推廣臺灣優質咖啡」的期待與理想,加上當時政府力推的一鄉鎮一特產計劃(OTOP),回到家鄉雲林,致力推廣雲林古坑咖啡,並於2004年,創立了雲林古坑咖啡企業有限公司。
第一年,以「大尖山」為主打品牌,開始販售即溶咖啡。2005年,業者推出優質精品,採用臺灣及古坑種植的咖啡豆,及滴濾式的掛耳咖啡,且努力擴展與臺灣各地咖啡小農的契約栽種,用合理的價格,收購安全無農藥的咖啡豆,並於每年定期將咖啡豆送至SGS檢驗中心做農藥殘留、重金屬殘留、菌毒素檢驗,以確保咖啡商品的安全性。
![]() | ![]() | ![]() |
![]() | ![]() |
【經營理念】
基於「取用於社會企業的資源」這個信念,雲林古坑咖啡的創辦人徐飴鴻夫婦,致力於善用他們的企業資源,回饋並極大化他們所能給予社會的能量,以實際的參與並贊助各界公益活動,以提供「經費、物品、人力」方式,不只要扶植臺灣在地咖啡小農,還提供免費咖啡體驗課程來教導年輕學子相關之咖啡知識,期望能夠回饋臺灣這塊土地,目前已有雲林科大、環球科大、義峰高中以及南榮大學的學生來訪。



智慧農推整創聯盟
好山好水的環境、加上適於咖啡生長的土質及氣候,成就了這樣特殊的台灣咖啡,但光是好咖啡是不夠的,我們需要讓全台灣的人都知道、甚至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因而於 2004 年創立了古坑咖啡企業,更於2011年,業者推出「TGC」(Taiwan Good Coffee)作為主打品牌,以臺灣精品咖啡為主力;依產品消費屬性之喜好,行銷及擴展通路。除了積極參與國內展場,「TGC」目前也活躍於國際的會展中,期望透過優質的產品,讓世界看見台灣的農創生命力。
【經營方針】
「創造價值」創造咖啡農、消費者及企業三方的互信、互存、互利的價值,企業提供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服務與品質,才能獲取合理的利潤,以合理的價格收購咖啡豆,使農民不被剝削,擁有持續收入並提高種植意願及品質,以品質與信用建立品牌認同與信賴才能永續經營,有能力照顧員工,支持合作廠商,進而貢獻回饋社會,善盡企業之社會責任,並為整個台灣咖啡市場帶來正面影響,這就是我們追求的使命。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深黯此理的徐先生,同時也
引進了各國的精品莊園咖啡,除了讓國人也能知曉
國際上各種咖啡的好,更是能讓 TGC 能了解這樣的
咖啡好在哪?可以怎樣讓我們台灣的咖啡更好。
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就像 TGC 不斷的精益求精,加強專業、強化技術,為的就是要讓台灣的好咖啡有如其特色一般『溫潤純和、香蘊繞樑不息』
獲得之獎項
2012年雲林十大伴手禮 | 2016年雲林十大伴手禮 |
![]() | ![]() |
2014年海峽兩岸農產品採購會''台灣十大伴手禮'' | 2015年海峽兩岸農產品採購會''台灣十佳伴手禮'' |
感謝狀
![]() | |
2012年協助林頭國小教師群辦理「生機飲食研習會」 | 2013年贊助環球科大辦理花式咖啡創藝大賽 |
![]() | |
2016年提供一批教材給特教學校做為教學與訓練之用 | 2017製作花燈參與台灣燈會,協助雲林縣政府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