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洗耶加雪菲 科契爾 G1 杯測94分
水洗耶加雪菲 科契爾 G1 杯測94分
產區: 耶加雪菲 科契爾(Kochere)
品種: Typica & Heirloom(當地原生種)
生產: 集合為數眾多的咖啡小農民
海拔: 1800到2000公尺
等級: 水洗(由ECX評定為G1的最高等級)
年降雨量:1400-1800mm
土壤: 紅綜合色
風味:茉莉花、橘子、焦糖、葡萄、香草、蜂蜜和花香,口感乾淨平衡,尾韻綿延活潑多變的水果香甜。
介紹:
科契爾(Kochere)位衣索匹亞南部基迪歐(Gedeo)地區,此地區管轄知名度比較有名是耶加雪菲和柯契爾(Kochere)。
由於耶加雪菲(Yirgacheffe)所產出咖啡的風味特殊具有獨特風格且廣為人愛,所以產品分類上自成一格,在全球精品咖啡市場上向來占有一席之地。位在西達摩(Sidama)省的耶加雪菲(Yirgacheffe)本身是一個小鎮,鄰近的有三個小產區Wenago、Kochere和Gelena Abaya,因為產出咖啡的風味與耶加雪菲幾乎一樣並駕齊驅,所以科契爾(Kochere)同樣被畫分到耶加雪菲這塊區域分類。
衣索比亞在2009年11月實行新的交易與分級制,除了耶加雪菲外新增了Wenago、Kochere、Genlena/Abaya三個副產區,可知此三產區的風味極為細緻而可再細分出來。科契爾(Kochere)是位於耶加雪菲東南方約25公里的一個小產區,收成的咖啡豆來自當地種植的咖啡小農,是集合為數眾多的咖啡小農民個體組成,這些小農民的咖啡農耕種面積平均約1公頃,種植海拔高度約1800-2000公尺,咖啡品種主要是鐵比卡(Typica)和 Heirloom(當地原生種)混合。由於此產區擁有較為先進的生豆水處理設備,所以在水洗處理的領域上向來有著高水準的表現,帶著蜂蜜與柑橘複雜調性的乾淨香甜,為人所稱讚。當地的主要生產模式,小型咖啡農家將各次採收紅果子,直接送到鄰近合作社的水洗處理場統一處理。
1970年代開始衣索比亞引進水洗處理技術,目前科契爾(Kochere)這個產區的生豆處理以水洗為主。水洗處理廠篩選分級紅櫻桃顏色的咖啡果實後,直接去果皮水洗發酵,水洗後帶殼生豆放置棚架上自然曝曬,濕度達到12%或以下,會直接送到衣索匹亞商品交易所(ECX)在Awassa的倉庫。杯測分級和數量進行拍賣,通常水洗處理的豆子都是以帶殼豆的形式倉儲,直到出口前才會進行去殼工作。
更多商品
水洗耶加雪菲 荷芙莎合作社
水洗耶加雪菲 荷芙莎合作社(Ethiopia washed Yirgacheffe Harfusa Coop.)產區:耶加雪菲(Yirgacheffe) 荷芙莎(Harfusa)生產者:耶加雪菲小農合作社聯盟(YCFCU) 荷芙莎合作社(Harfusa Coop.)品種:各式原生品種混合海拔 1850~2100公尺處理法:水洗採收期:每年12月~隔年3月認證:Fair Trade Organic認證 風味:複雜地花香調、蜂蜜、焦糖、薰衣草、檸檬香氣、精緻、甜美、活潑酸度、很柔滑的口感 介紹:自從1991年起,衣索匹亞興起了一波合作社運動,打破了有錢階級壟斷處理廠資源並剝削農民的情況。合作社是一種以各村落咖啡農民為基礎的生產機構,是一種類似社區資源共享概念的組織。個別農民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加入自己村落的合作社,並成為會員(具有理監事投票權與盈餘的分享權),同時也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將收成的漿果賣給合作社;而合作社則收購週邊咖啡農(不論是否為會員)的漿果,並按照咖啡園地段與漿果品質的程度,以不同的價格收購後再分批處理。因此,耶加雪啡產區各村落(當地稱為"Kebele"的行政單位)的咖啡合作社也在這股旋風中紛紛設立,其中中也包括了今天的主角--荷芙莎合作社(Harfusa Coop)。 "荷芙沙"原本是位在衣索匹亞鎮的一個村莊名,是當地四個等級行政區的最小層級單位(註1、註2)。事實上它緊鄰著耶加雪啡鎮上鬧區的西方,只要從西側的鎮內道路走出去,即可立刻進入荷芙莎村。荷芙莎合作社早在1975年就成立,可以說是衣索匹亞第一波的合作社運動先鋒。而荷芙莎合作社處理廠的咖啡漿果來源,主要有來自荷芙莎村的山坡且位於處理廠西方,海拔從1850公尺到最高2100公尺左右;也有一部分是來自處理廠南方緊鄰孔加(Konga)村的山坡,那邊的海拔則從1870公尺到最高2000公尺。兩個區域咖啡園的地段不論是海拔與坡向都非常棒,而這也成為構成合作社能生產優秀咖啡生豆的基本條件。 荷芙莎合作社於2013年加入耶加雪菲小農合作社聯盟(YCFCU, Yirgacheffe CoffeeFarmers Cooperative Union),同時並取得「有機」和「公平交易」的認證。荷芙莎合作社與耶加雪菲當地的小農合作,採取林蔭種植技術,並與香蕉等農作物穿插栽植,以全手工及有機肥料種植,採自然的方式控制病蟲害,以確保生態保護,使咖啡品質的味道更加純淨。2013年,荷芙莎更獲得Coffee Review咖啡評鑑94分的高分,其味道具有多層次與柔順的口感,甜如蜂蜜,以及柑橘香氣,滑順的酸柔餘韻飽滿,更有些許的杏仁及焦糖香氣。本批次咖啡豆為荷芙莎合作社 FTO批次,其風味具有複雜的花香、蜂蜜、焦糖、薰衣草、檸檬皮等味道,甜味豐郁、酸度活潑、口感滑順、具有精緻而細膩的質感。巴拿馬 波奎特山谷 鄧肯莊園藝妓 白蜜
巴拿馬 波奎特山谷 鄧肯莊園藝妓 白蜜 1700M (Panama Boquete Duncan 1700 Geisha White Honey) 產 區:奇瑞基省(Chirqui) 巴魯火山 波奎特產區(Boquete) 生產者:Kotowa家族旗下的鄧肯莊園(Duncan) 品 種:藝妓(Geisha) 海 拔:1700公尺 處理法:白蜜 降水量:1900毫米。每年五月到隔年一月 溫 度:13ºC~22ºC 風味特色:花香調、檸檬、橙、杏、複雜的香氣精緻, 輕脆甜蜜的酸度、糖漿口感 獲獎紀錄:2015年最佳巴拿馬(BOP)日曬藝妓組第4名,傳統品種日曬組第6名。 2014年最佳巴拿馬 BOP 日曬藝妓組第 5、7 名、水洗藝妓組第 5、15 名,傳統品種日曬組第 4 名,傳統品種水洗組第 3、5 名。 2013年最佳巴拿馬 BOP 日曬藝妓組第 3 名,水洗藝妓組第 14 名,傳統品種日曬組第 4 名,傳統品種水洗組第 7 名。 2012年最佳巴拿馬 BOP 日曬藝妓組冠軍,水洗藝妓組第 6 名,傳統品種日曬組第 6 名,傳統品種水洗組第 1、3 名。 介紹: 巴拿馬的巴魯火山擁有得天獨厚的微型氣候與火山地形區,是巴拿馬海拔最高的山,主峰海拔3,474公尺(11,398英尺),是巴拿馬的最高峰。火山沿著與哥斯大黎加的國界線綿延約35公里。此地生長期雨水豐沛、乾濕季分明,黑土既肥沃又排水效果良好,使得此地生態環境豐饒,所產出的咖啡氣味也格外引人入勝。此批為波魁特產區(Boquete),此區所出產的咖啡量多質精,為巴拿馬咖啡產量最多、品質最佳的地區。 Kotowa總共擁有四座咖啡莊園,分別為鄧肯莊園(Finca Kotowa Duncan)、Finca Kotowa Don K、水晶河(Finca Kotowa RIO CRISTAL)、Finca Kotowa tradicional,其中這座鄧肯莊園就是用開拓這片土地的主人來命名。旗下最著名的兩個莊園分別是Duncan 與 Don K,這兩個莊園其實分據陵線兩側,雙方不僅微型氣候變化很大,咖啡風味也相當不同。Duncan莊園約在海拔1650-1750公尺,坐落在巴魯火山旁的波奎特產區西側( Boquete),夜間涼爽無霜害、日間乾燥陽光普照,深受太平洋與大西洋氣流交會的微型氣候影響,生長期雨量豐沛、乾濕雨季分明;加上火山帶熔岩蘊含豐富礦物質,肥沃的火山黑養分充足,良好排水性也相當良好,風土條件得天獨厚。兩度奪得台灣區咖啡大師冠軍吳澤霖選手,使用的也是KOTOWA 的日曬藝伎。 Kotowa的原意來自於印第安人的母語,其代表的意義即為"山"。在距今一百多年前,亞歷山大鄧肯麥金泰爾(Alexander Duncan McIntyre)來到巴拿馬這塊土地上,這裡的人們的純樸與美麗的環境,深深的吸引了他,從此家族便在這裡種植咖啡,至今已經是由第四代接班人Ricardo Koyner來經營。 採收當季時,精心摘選紅紫色的熟透櫻桃,並使用現代化碎漿設備進行處理,並使用當地自然且乾淨的天然水源來清洗咖啡漿果及去除果肉,比起其他處理場,這裡的每磅咖啡生豆僅使用半公升的水,約節省了10到20公升的水資源,而果肉與廢水則再利用成為有機肥料;咖啡生豆透過自然乾燥後,儲藏在45度的恆溫倉庫內,生豆靜置兩個月後,含水量將會趨於一致,風味也會更加成熟,香氣與口感更為迷人。莊園內的由每一批咖啡生豆都是保證擁有它的可追溯性,每袋咖啡在農場中都具有詳細的記錄,包含了栽種,處理過程...等等等。此莊園在收穫時,只有最優秀100%完全成熟的咖啡櫻桃才會被採收,咖啡依照不同的大小、等級放在特製的木桶去青,時間約要3個月。風味呈現多款水果,有明顯的花香氣與細膩的香料甜香。 Kotowa家族是2012年Best of Panama 的最大贏家,旗下最著名的莊園Duncan 莊園與Don K莊園,一共拿下5個批次的優勝。而duncan莊園創於1913年,位於海拔範圍大約1,700 公尺,波魁特稱Volancito的區域,夜間涼爽無霜害,日乾燥陽光普照深受太平洋 與大西氣流交會的微型候影響,生長期雨水豐沛、乾濕季分明;加上火山帶熔岩經肥沃黑土和良好排具氣流交會的微型候影響,生長期雨水豐沛、乾濕季分明;備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造就偉大巴拿馬咖啡。除此之外,此莊園也是巴拿馬相當著名的精品咖啡莊園,2006 年被巴拿馬國家當局頒發最乾淨的環境產業。除了咖啡生產環節接細心照料,也相當重視生態環境,保護野生動物、水資源再利用、管理防治蟲害。此莊園約60%為原生樹種覆蓋,咖啡樹為遮蔭法種植,獲得與林聯盟認證,也受到美國精品咖啡協會的肯定。拉哈斯處理廠 萊斯特莊園紅蜜
英文品名: Costa Rica Central ValleyFinca Las Lajas Honey 國家: 哥斯大黎加 產區: 中部谷地 分級: SHB 生產者: 拉哈斯莊園 處理法:蜜處理法 品種: 卡杜拉、卡度艾 海拔: 1300到1500公尺 採收期: 12月到2月 風味敘述: 焦糖、甜橘類、薰衣草、木質香氣、細膩酸度、甜美順滑的口感 介紹: 由Chacón家族歷三代經營的Las Lajas莊園是一座美麗的咖啡農場,並擁有自己的生態處理廠,位於中部谷地Poas火山土質肥沃的丘陵地上。 Francisca Cubillo Salas自1990年接掌經營以來,用獨特創新的方式投入自然保育有機農業的建置,並在2000年成為哥斯大黎加數一數二獲正式有機認證的咖啡莊園,所生產的高品質咖啡也在市場上享有盛名。 他們認為有機的耕作方式對於環境維護跟家人們的健康才是比較好的選擇,即便面臨了許多技術上和組織上的挑戰,仍舊堅持著這樣的信念。 以有機栽植的方式建立一個自然林蔭的莊園是一個需要長期投入的過程,以原生樹木來遮蔭;種植過程完全不使用化學肥料及農藥,而是以天然、自製的堆肥來增加作物養分,並做好農場裡的水土保持。通常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以這種有機栽植方式直到土壤、枝葉、和果實的分析都不會看到被列管的化學物質為止,才真正被認可為有機栽植。 莊園只採收完全成熟與品質良好的咖啡櫻桃,以節約水資源的處理方式,使用碎漿機去除外果皮,將帶著果膠的帶殼生豆放置在所謂非洲式棚架上進行日曬,在乾燥過程中保持適量的空氣流通,產生更香甜乾淨的咖啡。 處理過程中所生的廢棄殘渣則回收作為紙漿和肥料,以維持生態環境的自然平衡。安提瓜 貝拉卡摩娜 花神
產區:安提瓜 生產者:貝拉卡摩娜莊園 處理法:傳統水洗後棚架日曬 等級:SHB 海拔:1500~1650公尺 品種:卡杜拉、波旁 產地介紹: 瓜地馬拉的安提瓜谷地被Agua, Fuego, and Acatenango三座火山所圍繞,卡蒙娜莊園的種植區位在Agua火山的南側山坡,地質屬排水良好、地力肥沃的火山土壤。年雨量1800mm到2300mm,白晝炎熱而夜間陰涼乾燥,日夜溫差大,擁有生產優良咖啡理想的微型氣候環境。莊園中栽植著波旁、卡杜拉品種的咖啡,咖啡生長在Gravilea樹的林蔭下,讓植株得以受適量的日照。 莊園主人Zelaya家族四個世紀以來以生產質優的瓜地馬拉咖啡聞名,,Bella Carmona是其品牌,自1935年瓜地馬拉國家博覽會上得到首獎起,歷來得到許多獎項。Zelaya家族以維持優良的咖啡品質為最重要的承諾,品質的控管始於栽植品種的挑選,並在生豆處理過程中持續嚴謹的監督,以確保唯有最好的產品才得以出口。 Zelaya家族非常關懷生態永續性的發展,咖啡生產過程皆是在考量永續經營且對環境友善的生態系統中進行。不僅所有咖啡皆有遮蔭,也特別著重在發展環保的水洗處理廠;水洗過程中所使用過的廢水會引到沉澱缸中,讓處理過程中的廢棄物腐質化,做為肥料。摘採熟成的紅色咖啡櫻桃,運送到水洗處理站或是處理廠。咖啡果實脫除外果皮、在水洗槽中發酵,並清洗乾淨後就會被送到棚架網床上以日光進行乾燥。當帶殼生豆的水份含量降低至適當比例後,即仔細裝袋並送到倉庫繼續陳放,直到到達風味的最佳平衡點,就會進行脫殼處理並準備出口。脫殼的處理廠位在莊園內部,以完整監控整個處理過程的進行,確保最佳的品質。 火山土壤、平衡的雨量與日曬,和傳統農作法種種條件的綜合,生產出的咖啡風味豐富、質感厚實、酸度俐落並擁有很好的平衡感。 風味介紹: 溫帶水果、蘋果清香、堅果 、奶油、焦糖 甜檸檬、甜感圓潤。巴拿馬 聖塔克拉拉 狐狸莊園 水洗 SHB
品 名: 巴拿馬 聖塔克拉拉 狐狸莊園 水洗 SHB (Panama MC Santa Clara Eleta SHB Washed)產 區: 聖塔克拉拉產區(Santa Clara) 莊 園: 狐狸莊園(Finca Eleta)品 種: 卡杜拉(Caturra) 海 拔: 平均1600公尺 等 級: SHB處 理 法: 水洗處理 採 收 期: N/A認 證: N/A風味特色: 奶油麵包、杏核甜感、蔗甜、酸質圓潤、香氣複雜、酸甜適中、口感怡人。 介紹: 咖啡傳入巴拿馬起源於1780年,由歐洲人帶進第一批Typica樹種開始。之後這種神秘奇特的飲料,征服了巴拿馬人的感官,當地人便開始普遍種植。巴拿馬咖啡很柔滑,顆粒飽滿重量輕,而且酸度均衡度完美,其優質咖啡豆風味純正、極富特色,建議採取中度烘焙。許多買家很喜歡用巴拿馬的豆子作綜合品,幾乎全部優質咖啡豆都運往法國和芬蘭。 巴拿馬咖啡主要產區為: 1.波魁特區(Boquete): 此區所出產的咖啡量多質精,為巴拿馬咖啡產量最多、品質最佳的地區。 2.火山區(Volcan):該地生產的咖啡特色為溫和均衡的味道,已漸受國際行家與咖啡愛好者的注目,相信不久即可與波魁特區並駕齊驅。 3.聖塔克拉拉區(Santa Clara): 肥沃的咖啡園有可瑞拉(Chorerra)瀑布帶來的清澈河水灌溉滋潤,加上鄰近的巴拿馬運河,新鮮純正的巴拿馬咖啡得以便利地輸往世界各地。 4.坎德拉區(Piedra de Candela): 最被看好有大力發展高品質特級咖啡的潛力。 巴拿馬咖啡是中美洲最近5~6年來最熱門的國家,主要的原因是因為Peterson家族所經營的巴拿馬翡翠莊園(Hacienda La Esmeralda)種植的一種咖啡樹Geisha讓咖啡愛好人士為之瘋狂,因此推稱Geisha為世界最頂尖的咖啡豆,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巴拿馬咖啡優勝杯比賽競拍是獨立於中南美洲杯測比賽的,也是最早的競拍國家在每年5月中舉行,巴拿馬咖啡不只在Geisha品種上讓人印象深刻,在中段的生豆處理過程也不斷更新不僅有傳統的水處理法,也有鄰國哥斯大黎加最盛行的蜜處理法,而且中美洲逐漸成形的日曬豆,巴拿馬咖啡也有少量的生產,吸引全球咖啡人士的注意。 伊列塔莊園(又稱狐狸莊園)(Café de Eleta)位於聖塔克拉拉產區(Santa Clara)的小地方,離一公里就接鄰哥斯大黎加邊界,鄰近La Amistad International Park此主要原始森林保留地,是屬於中美洲生態棲息地。伊列塔莊園開始取得土地在1970年代,面積約130公頃,剛開始是種植蔬菜和畜牧業經營,1995年才開始種植咖啡,取名為Café de Eleta S.A. 繼續擴大土地面積,直到今天已經有420公頃,是巴拿馬咖啡種植大型莊園之一,也是最佳巴拿馬知名咖啡之一。由於水源充沛,有私人水力發電廠530KW,除了自足電力外,多餘電力賣給Distribución de Electricidad ChiriquíS.A.聯網。 此批咖啡有最單純的原始風味。因為伊列塔莊園 SHB水洗的咖啡摘取自高海拔的卡杜艾咖啡豆,帶有強烈水果花香,風味特色:奶油麵包、杏核甜感、蔗甜、酸質圓潤、香氣複雜、酸甜適中、口感怡人。宏都拉斯 聖文森處理廠 熱帶雨林認證 SHG
品名:宏都拉斯 聖文森處理廠 熱帶雨林認證 SHG (Honduras San Vicente Rain Forest SHG)產區:聖塔芭芭拉省(Santa Barbara) Pena Blanca小鎮 處理廠︰聖文森處理場(Beneficio San Vicente)品種:Pacas, Catuai, Bourbon等級:SHG海拔:1300到1500公尺認證:公平貿易風味:紅糖、杏仁、烤麵包、巧克力、平衡、甜美色調。 介紹: 1804年宏都拉斯開始種植咖啡,現在有二十八萬公頃的咖啡園,均為咖啡小農,其咖啡園種植面積大都小於3.5公頃,這些咖啡小農佔了宏國咖啡生產量的60%。在2011年宏都拉斯咖啡產量超越瓜地馬拉,2012年成為水洗阿拉比卡豆出口量全球第二名,僅次於巴西。現在是全球產量排名第七。宏都拉斯咖啡農92%是屬於小型個體,其咖啡相關工作者佔總人口八百萬的12.5%,所以咖啡在宏都拉斯是極重要的農作物。在咖啡園裡,咖啡農採收紅果子,水洗發酵處理並加以分級來依市場的需求,滿足消費者不同的口味需求。宏都拉斯每年採收三百萬袋的咖啡,供應好品質的咖啡與獨特的咖啡風味,數量多而且品質精良,現已成為中美洲第一大產國、全球前十大之咖啡出口國。宏都拉斯的咖啡產業牽涉到全國幾十萬個家庭生計及提供一百萬個工作機會,為宏都拉斯重要經濟農業。 宏都拉斯比較大的產區,遍佈西部與南部產區有 Copan、Opalaca、Montecillos、Comayagua、Agalta、El Paraico 等六大產區,平均栽種高度為海拔1300到1500公尺。咖啡品種為百分之百的阿拉比卡種,69%屬於HG級,12%為SHG級,19%為CS級。主要種植咖啡品種有Typica、Bourbon、Caturra、Villa Sarchi及Lempira等。宏都拉斯咖啡一向保持高品質,其價格亦是中美洲各國最具競爭力。 小型、圓潤、帶淺藍綠的咖啡,屬於溫和果酸,口感飽滿微甜,作為綜合咖啡或單品咖啡均適合,適合中度至深度烘焙,主要出口至美國、德國及日本。 宏都拉斯已經是中美洲第1大咖啡生產國,近年來產量不斷增加,2012年因國際咖啡價格大好,該年期的咖啡產量超過2010年之500萬袋,生產量大增,品質並不斷提升。宏都拉斯咖啡最大省為The Santa Barbara地區位於宏都拉斯西部,是在Yojoa湖的西北部,此地區已經過去幾年發展成為宏都拉斯有名咖啡產地。同時此地區出自一位有名農藝學者Mr. Angel Arturo Paz,他擁有一間後處理場- 聖文森處理場(San Vicente)在西部Yojoa湖北方聖塔芭芭拉省地區(Santa Barbara)的Peña Blanca小鎮,他一直是宏都拉斯COE(Cup of Excellence)杯的長勝軍。 聖文森處理廠收購周遭El Cielito、Las Flores和El Cedral等小鎮(這幾個地方每處皆至少有35個家庭及一間學校)的咖啡小農所生產的咖啡櫻桃。雖然由於數量過少以致通常難以將這些小農產出批次各自獨立,但這幾個區域產出的咖啡一直就以高甜度和水果般的調性讓人驚艷。 聖文森(San Vicente)是家族經營的處理廠,在當地很有名氣,因透過專案協助農民提升栽植技術和修改生產設備,致力投入與生產者的緊密聯繫,並以咖啡杯測為每一批產品嚴謹把關。此批次聖文森處理廠 熱帶雨林認證 SHG是處理廠收購周圍地區咖啡小農結合一起生產行銷,因為每一位咖啡小農平均種植面積只有1~2公頃,生產咖啡生豆公斤數是無法各自獨立賣出,只能結合一起整批行銷,有點像生產合作社或是咖啡的產銷班型態。瓦肯山谷-神曲莊園
產區:火山旁的瓦肯山谷(Vocan Valley)莊園:神曲莊園海拔:1500~1700公尺等級:SHB 品種:Caturra、Catuai 風味敘述:甜蘋果、焦糖、橘皮、甜瓜、牛奶巧克力、愉悦的酸甜感 介紹: 巴拿馬最高峰巴魯火山旁的瓦肯山谷(Vocan Valley),莊園旁有Chiriqui Viejo river流過並將莊園和另一側的陸地分開。因這條河流的隔絕及種植林被20公頃的原始森林圍繞,而形成一個非常特殊的微氣候。這樣的地理環境使神曲莊園能夠生產部分高品質咖啡。神曲莊園注重生產過程的每個細節以確保咖啡樹的健康及營養;甚至用天然泉水清洗咖啡!卡度拉(Caturra)/卡度艾(Catuai)/藝妓(Geisha)與針葉樹錯落其間;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處理廠,足以完成從漿果到麻袋的一切事 務。 神曲莊園是目前由莊主瑪莉小姐管理,出口咖啡生豆至國際上已有20多年。目前莊園種植咖啡面積為50公頃,每公頃種植約6600棵咖啡樹。種植咖啡品種有:梯比卡(Arabica Typica) 、卡度艾(Catuai)、卡度拉(Caturra)、波旁(Bourbon)、聖拉蒙(San Ramon)和藝妓(Geisha)。 當地原住民員工其實是深受莊主信賴,而不出世的咖啡處理專家;就在曬豆場旁的杯測室,與熱愛咖啡勝於自己的莊主瑪莉小姐,從09年的洪水後,自山林深處向全世界遞出她永不屈服的決心!這樣的成績也讓人忘記,每一袋神曲莊園的咖啡,都必須通過那段每次只容一人通行的便橋,一次一人一袋...她的每一步雖然艱辛,但都通往復興的康莊大道。 2014 Best of Panama Geisha Natural 第二名 2014 Best of Panama Geisha Washed 第六名 2013 Best of Panama Geisha Washed 第九名 2013 Best of Panama Geisha Natural 第八名 2012 Best of Panama Geisha Washed 第一名曼巴
產區:印尼、巴西 品種:阿拉比卡種 曼特寧咖啡 印尼「蘇門達臘」所生產的「曼特寧」咖啡也十分受到消費者喜愛,「曼特寧」實際上是蘇門達臘島當地一個種族的名字。 曼特寧屬於深度烘焙咖啡豆,味道濃郁,厚實香醇,適宜的甘苦味,幾乎不帶酸味,是品嚐重口味咖啡的最佳選擇 -------------------------- 巴西咖啡 從盛產咖啡豆出口大國巴西所生產的咖啡豆所精選的極品稱為「巴西咖啡」,「巴西咖啡」口感中帶有較濃的酸味,配合咖啡原有的甘苦味,入口極為滑順,且帶有淡淡的青草芳香,在清香為中略帶苦味,甘滑順口,是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的咖啡。 --------------------------曼巴咖啡 曼巴咖啡即是曼特寧咖啡和巴西咖啡的混合。「曼特寧」是深度烘焙咖啡豆,味道濃厚,「巴西咖啡」是淺烘焙,味道中性略帶酸味,因此將「曼特寧」與「巴西咖啡」兩種豆混合有互補之作用。既有「曼特寧」強烈口感,也有「巴西咖啡」的甘純風味。 風味:油脂香、甜香料、甘草、焦糖、整體乾淨濃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