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名稱:
塔拉珠-牧童莊園SHB
塔拉珠-牧童莊園SHB
詳細介紹:
產區:哥斯大黎加-塔拉珠
生產者:牧童莊園處理廠
分級:歐規極硬豆(SHB EP)
處理法:水洗
品種:Caturra、Catuai
海拔:1450公尺
採收期:11月到3月
風味:青草、炒杏仁、奶油玉米、棗與焦糖
介紹:
牧童處理廠目前隸屬於成立於1970年的塔拉珠合作社(Coope Tarrazu),處理廠就位在塔拉珠產區深處的聖馬可仕(San Marcos)鎮旁,加盟農民的咖啡園主要在處理廠後方平均海拔約1450公尺火山山坡上。
每年11月開始,合作社農民便會不定期地巡迴咖啡園,以手工採下紅熟果實並運送到下方的處理廠;牧童處理廠採用傳統水洗處理法來處理生豆,而來自流經處理廠旁的琵里司河(Rio Pirris)充沛而潔淨的水源正好為水洗處理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以"牧童莊園"標名的這款豆子是合作社以"歐規"所生產的咖啡豆,是該合作社最高等級的產品。
火山土壤、農民的細心照料、高成熟度漿果、潔淨的水源、引以自豪的百年水洗工藝,加上最後"歐規"的處理過程以手工完全挑除瑕疵豆,保證了每一杯咖啡的風味將是在出人意表地純淨中透露出它應有的內斂風采。
它的溫和不是沒有特色,而是即將展現的複雜度與深度需要在咖啡稍涼時用心細細品味--品味自杯緣滑進口腔的核果杏仁氣息與隨後報到的奶油醇厚感,搭配著細膩的酸味與甜味,令人回味再三。
更多商品
巴西黃波旁咖啡豆
內容:黃波旁咖啡豆咖啡產地:巴西生產地:台灣主要風味:榛果,柑橘,甜味飽滿,豐富的水果韻味,純淨甘甜香醇,展現出多層次風味品種:阿拉比卡咖啡豆烘焙: 深城市烘焙(Full-city Roast)在巴西眾多咖啡品種當中,黃波旁是品質相當傑出的變種之一,一般的波旁會由綠轉黃而變紅,但黃波旁外觀則只會停留在黃色,生長於環境高海拔並經水洗處理的黃波旁風味絕佳。 香氣具有淡淡的柑橘香,均衡柔順的酸度,含有濃郁豐富的水果韻味和榛果風味。這款咖啡豆性價比極高的一支,它獨到的甜感和厚實度比起一般巴西常用的咖啡豆好。 波旁種,原生於印度洋的波旁島(現稱留尼旺島),是鐵皮卡(Typica)突變產生的次種,與鐵皮卡同屬現存最古老的咖啡品種,綠色果實成熟時會呈現鮮紅色,而黃波旁種則是波旁種與其他品種雜交而出。因其產量較低,且較為不耐風雨,未被廣泛種植。但是種植在高海拔地區時,會有極佳的風味表現。國寶級藍山精品咖啡豆
他出產於牙買加的藍山山脈。它的咖啡因含量甚低,不到其他產地咖啡的一半,「藍山咖啡」獨特的風味與牙買加藍山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有關。 牙買加藍山地區,有肥沃的新火山土壤,空氣清新,幾乎沒有污染.這個地區終年多雨,晝夜溫差大。又因為這邊的特殊地理環境,每日午後,雲霧籠罩整個藍山山頂,不僅為咖啡樹遮住陽光,還帶來豐沛的水汽,就是這樣的地利基礎,藍山咖啡的口感與香味獨步全球各地所產製的咖啡。不是整個藍山地區所生產的咖啡都可以稱為藍山咖啡,只有在海拔1800公尺以上的藍山地區所種植的咖啡才能叫「藍山咖啡」。 其中依檔次又分為牙買加藍山咖啡和牙買加高山咖啡。藍山山脈位於牙買加島(Jamaica) 東部,因該山在加勒比海的環繞下,每當天氣晴朗的日子,太陽直射在蔚藍的海面上,山峰上反射出海水璀璨的藍色光芒,故而得名。藍山最高峰海拔2256米,是加勒比地區的最高峰,也是著名的旅遊勝地。這里地處咖啡帶,擁有肥沃的火山土壤,空氣清新,沒有污染,氣候濕潤,終年多霧多雨,(平均降水為1980毫米,氣溫在27度左右)這樣的氣候造就了享譽世界的牙買加藍山咖啡,同時也造就了世界上價格第二高的咖啡。此種咖啡擁有所有好咖啡的特點,不僅口味濃郁香醇,而且由於咖啡的甘、酸、苦三味搭配完美,所以完全不具苦味,僅有適度而完美的酸味。 因為藍山地區的氣候、土壤、空氣合宜,拿一樣的藍山品種的種苗移植到氣候類似的夏威夷、肯亞、巴不亞新幾內亞等地方,生產出來的品質都無法比擬真正的「藍山咖啡」。日曬耶加雪菲 艾瑞加
原文名:衣索比亞 日曬耶加雪菲-艾瑞加 國家:衣索比亞莊園:艾瑞加海拔高度:1950-2100 公尺生豆處理方式:日曬建議烘焙度:中淺焙S1 High Raost,中焙SB- City Raost 風味:花、紅色莓果調、甜橘類調性、西瓜、杏桃、濃郁日曬口感 耶加雪菲在精品咖啡界是個如雷貫耳的名稱,它是位於衣索比亞南部高原的一個城鎮,也是附近咖啡豆的集散中心。另外,它也是耶加雪菲產區內所生產帶有濃郁柑橘、檸檬調與花香特色咖啡的代名詞。目前在ECX的分類上,耶加雪菲又可細分成四個產區─柯契爾(Kochere)、金蕾娜安芭雅(Gelana Abaya)、耶加雪菲(Yirgacheffe)及維納戈(Wenago),不過一般來說,耶加雪菲所指的就是基迪歐(Gedeo)行政區內所生產的咖啡通稱。 本批次耶加雪菲生產於Kebel Aricha處理廠,附近約有650-700個咖啡小農,農民會將成熟的咖啡漿果送到這裡作處理並換取現金。處理廠篩選可用的漿果後,直接放置棚架上曝曬,剛曬的前幾天每2-3小時就會翻動一次以防過度發酵。經過四到六星期的日曬,工人會視天氣及溫度情況,用機器刮除外層果肉後,運送至addis存放。通常日曬處理的豆子都是以帶殼豆的形式倉儲,直到出口前才會去殼,確保生豆品質。 耶加雪菲是埃塞俄比亞水資源含量最高的地區之一,因此產自耶加雪菲的咖啡,大都數都採用水洗法處理。而日曬處理法的耶加比較罕見,是隨著最近幾年精品咖啡的多元化發展而漸漸嶄露頭角的,這只日曬處理的耶加雪菲艾瑞嘉G1,意味著它會擁有比水洗豆更加豐富的成熟水果風味,更加具有甜度的花香以及更濃郁的層次感。大部分日曬處理的豆子層次感雖然更加豐富,但是口感的乾淨度上卻遠遠沒有水洗處理的好,而這只日曬耶加雪菲艾瑞嘉G1令人感到驚喜的部分在於他的口感乾淨度,絲毫不遜色於水洗,並且在如此乾淨的口感上,還能夠保留住自己日曬豆更為豐富的層次感。水洗耶加雪菲 潔蒂普鎮-可可娜處理廠
國 家: 衣索比亞(Ethiopia)產 區: 耶加雪菲(Yirgacheffe) 潔蒂普鎮(Gedeb) 生 產 者: 可可娜處理廠(Kokanna) 品 種: 當地原生種(Heirloom) 等 級: ECX 最高等級 G1海 拔: 1900至2100公尺 處 理 法: 傳統式水洗處理採 收 期: 每年10月至隔年2月 風味特色:花香、茉莉氣息、檸檬特色鮮明、柑橘橙果類、甜感、乾淨均衡感佳、紅茶尾韻。 可可娜處理廠(Kokanna) 是位於耶加雪菲(Yirgacheffe)南方式60公里,車程約一個小時,屬於衣索比亞的南部基迪歐(Gedeo)行政區上潔蒂普鎮(Gedeb),是衣索匹亞有名咖啡精品豆產區。Kokanna當地地方語言意思是"梨子"。當地附近咖啡小農把採收的紅櫻桃果實,直接送到此處理場出售,這些咖啡小農民的耕種面積平均小於2公頃,種植海拔高度約1900至2100公尺,咖啡品種主要是當地特有Heirloom(當地原生種)。可可娜處理廠擁有80個日曬非洲床,因為在高海拔氣溫在於(15-25˚C),水洗處理後須要比較長時間乾燥。巴拿馬 巴魯火山 可托瓦莊園 水洗
巴拿馬 巴魯火山 波奎特 可托瓦莊園 水洗 (Panama Boquete Kotowa Traditional Washed) 產區 : 巴魯火山 波奎特 生產者: 科特瓦莊園(Kotowa) 處理法: 傳統水洗處理 分級 : 歐規水洗極硬豆 SHB 品種 : 卡杜拉(Caturra)海拔 : 1650-1750公尺 降水量: 1900毫米。每年五月到隔年一月溫度: 13ºC和22ºC風味特色:花香、檸檬清新、杏核、奶油、蜜漿甜、茶感、乾淨平衡。 獲獎紀錄: (旗下的莊園) 2015年最佳巴拿馬(BOP)日曬藝妓組第4名,傳統品種日曬組第6名。 2014年最佳巴拿馬(BOP)日曬藝妓組第5、7名, 水洗藝妓組第5、15名,傳統品種日曬組第4名, 傳統品種水洗組第3、5名。 2013年最佳巴拿馬BOP日曬藝妓組第3名,水洗藝妓組第14名, 傳統品種日曬組第4名,傳統品種水洗組第7名。 2012年最佳巴拿馬BOP日曬藝妓組冠軍,水洗藝妓組第6名, 傳統品種日曬組第6名,傳統品種水洗組第1、3名。 Kotowa莊園得獎紀錄多如天上繁星,礙於版面有限, 就不在此列出一一列出, 競賽批次數量有限, 欲購從速,以免向隅。 介紹: 巴拿馬的巴魯火山擁有得天獨厚的微型氣候與火山地形區,生長期雨水豐沛、乾濕季分明,黑土既肥沃又排水效果良好,使得此地生態環境豐饒,所產出的咖啡氣味也格外引人入勝。 本款咖啡豆是由科特瓦莊園(Kotowa)所產出的卡杜拉(Caturra),卡杜拉本質上在輕度烘焙時,明亮的香氣偏酸,並有水果與堅果的尾韻,而Kotowa輕烘焙的卡杜拉則多了細膩回味的茉莉花、橙菠蘿以及輕輕的柑橘榛果韻味與奶油香,持久地帶著薄荷的草香、果香、香料甜、甜的深色櫻桃與香草類植物香氣,並有楓糖般清甜襯著清新的檸檬酸氣,適合作為黑咖啡搭著早晨的陽光一同享用;中焙則有濃郁的柑橘花果香基調,微微的莊園級巧克力香與成熟葡萄等水果的氣息,背後帶入的焦糖香使得這款咖啡豆適合作為黑咖啡或佐入適量的牛奶品嘗;重焙尤如厚重的機身,黑巧克力和無花果的回味甘甜,非常適合與牛奶混合。 科特瓦莊園(Kotowa) 於20世紀初由亞歷山大家族所創立,Kotowa取自於當地印第安原住民語「高山」之意,旗下分別有四個莊園,最著名的兩個莊園分別是Duncan 與 Don K,除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外,最令人激賞的是Kotowa咖啡豆的養成與製作過程完全仰賴手工細心呵護,慢工、挑剔、追求完美是他們的宗旨,依循古法只採收100%成熟的深紅色果實,或是成熟後兩週內的深紫色果實,此時期的果實雖不易收集,但能突出細膩的果味色調,回味柔和,並能有花香、香精、柑橘和堅果甜酸味或青蘋果的味覺感觸;除此之外Kotowa對於生態環境也相當重視,2006年被巴拿馬頒發最乾淨的環境產業,此有機農業不使用除草劑、殺蟲劑或任何化學肥料,只使用咖啡果皮果肉等部分所製出的高營養堆肥來涵養咖啡樹,其中豐富的金屬元素恰好補足土壤中的限制元素鉀,這些因素造就Kototwa咖啡風味的獨特性,這些因素使得所產出的咖啡豆品質優良,成為比賽的常勝軍。 風味特色:柑橘類調性、雪松、白葡萄酒、香料、黑巧克力、清亮的酸度、豐富平衡的口感。日曬西達摩 雅迪 G1 杯測95分
產區: 西達摩(Sidama)省 Michicha & Kelenso Moconissa鎮品種: Typica & Heirloom(當地原生種) 生產: 雅迪(Ardi)當地咖啡小農海拔: 平均1900公尺等級: 日曬(由ECX評定為G1的最高等級)年降雨量:1400-1800mm土壤: 紅棕色認 證: N/A風味特色:芒果乾、野莓、熱帶水果、複雜的層次、細膩多汁的酸度、活潑的口感。 獲獎記錄: 2010年東非精品咖啡協會(EAFCA)日曬組第一名 Coffee Review 2014年06月94分! 2014年04月93分! 2010年04月95分! 介紹: 本批次產自位於西達摩(Sidama)省的古吉(Guji)產區的Michicha & Kelenso Moconissa鎮城附近的小村落。此雅迪(Ardi)合作社底下有700個咖啡小農家庭成員,取名雅迪(Ardi)是在1992年發現具有440萬年歷史的女性遺骸化石的名字Ardi來命名。 雅迪(Ardi)的處理過程是相當細緻的,成熟櫻桃人工採摘後,在架高的非洲棚架上乾燥3個星期。在整個3週乾燥的過程中,工人每兩小時翻動一次,每一天都以手工不斷攪動以確保乾燥均勻,確保了日曬成熟程度的咖啡櫻桃果實,品質一致乾燥完成進入最後產品。 其改良式的日曬法,即針對傳統方式的兩個缺點來做改良:在摘豆的時候只採完全成熟的深紅色咖啡櫻桃,進行曝曬前,豆子會在處理廠先經過瑕疵豆剔除篩選,讓豆子的大小及成熟度看起來較平均。接著,使用架高的木框架或整片棚架來做日曬,這樣可以避掉豆子放在地上沾染雜味的風險。在曝曬過程中,要悉心的照看豆子,讓咖啡豆能均勻地曝曬失水;每隔三到五天,咖啡工人們會再把不良發霉的豆子以人工篩選剔除。 因此到曝曬完成,豆子進場去果皮、肉之前,一片豔麗深紅的咖啡櫻桃,已經曬得烏黑咖啡帶殼優良等級生豆了。本批次日曬西達摩 雅迪 G1(Ardi)是經由ECX評定為G1的最高等級,從生豆相貌、一致性、新鮮度到乾香氣與風味都相當優秀,日曬豆在香氣表現上十分豐富,乾淨清新的口感。水洗耶加雪菲 科契爾 G1 杯測94分
產區: 耶加雪菲 科契爾(Kochere)品種: Typica & Heirloom(當地原生種) 生產: 集合為數眾多的咖啡小農民海拔: 1800到2000公尺等級: 水洗(由ECX評定為G1的最高等級)年降雨量:1400-1800mm土壤: 紅綜合色 風味:茉莉花、橘子、焦糖、葡萄、香草、蜂蜜和花香,口感乾淨平衡,尾韻綿延活潑多變的水果香甜。 介紹: 科契爾(Kochere)位衣索匹亞南部基迪歐(Gedeo)地區,此地區管轄知名度比較有名是耶加雪菲和柯契爾(Kochere)。 由於耶加雪菲(Yirgacheffe)所產出咖啡的風味特殊具有獨特風格且廣為人愛,所以產品分類上自成一格,在全球精品咖啡市場上向來占有一席之地。位在西達摩(Sidama)省的耶加雪菲(Yirgacheffe)本身是一個小鎮,鄰近的有三個小產區Wenago、Kochere和Gelena Abaya,因為產出咖啡的風味與耶加雪菲幾乎一樣並駕齊驅,所以科契爾(Kochere)同樣被畫分到耶加雪菲這塊區域分類。 衣索比亞在2009年11月實行新的交易與分級制,除了耶加雪菲外新增了Wenago、Kochere、Genlena/Abaya三個副產區,可知此三產區的風味極為細緻而可再細分出來。科契爾(Kochere)是位於耶加雪菲東南方約25公里的一個小產區,收成的咖啡豆來自當地種植的咖啡小農,是集合為數眾多的咖啡小農民個體組成,這些小農民的咖啡農耕種面積平均約1公頃,種植海拔高度約1800-2000公尺,咖啡品種主要是鐵比卡(Typica)和 Heirloom(當地原生種)混合。由於此產區擁有較為先進的生豆水處理設備,所以在水洗處理的領域上向來有著高水準的表現,帶著蜂蜜與柑橘複雜調性的乾淨香甜,為人所稱讚。當地的主要生產模式,小型咖啡農家將各次採收紅果子,直接送到鄰近合作社的水洗處理場統一處理。 1970年代開始衣索比亞引進水洗處理技術,目前科契爾(Kochere)這個產區的生豆處理以水洗為主。水洗處理廠篩選分級紅櫻桃顏色的咖啡果實後,直接去果皮水洗發酵,水洗後帶殼生豆放置棚架上自然曝曬,濕度達到12%或以下,會直接送到衣索匹亞商品交易所(ECX)在Awassa的倉庫。杯測分級和數量進行拍賣,通常水洗處理的豆子都是以帶殼豆的形式倉儲,直到出口前才會進行去殼工作。水洗耶加雪菲 荷芙莎合作社
水洗耶加雪菲 荷芙莎合作社(Ethiopia washed Yirgacheffe Harfusa Coop.)產區:耶加雪菲(Yirgacheffe) 荷芙莎(Harfusa)生產者:耶加雪菲小農合作社聯盟(YCFCU) 荷芙莎合作社(Harfusa Coop.)品種:各式原生品種混合海拔 1850~2100公尺處理法:水洗採收期:每年12月~隔年3月認證:Fair Trade Organic認證 風味:複雜地花香調、蜂蜜、焦糖、薰衣草、檸檬香氣、精緻、甜美、活潑酸度、很柔滑的口感 介紹:自從1991年起,衣索匹亞興起了一波合作社運動,打破了有錢階級壟斷處理廠資源並剝削農民的情況。合作社是一種以各村落咖啡農民為基礎的生產機構,是一種類似社區資源共享概念的組織。個別農民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加入自己村落的合作社,並成為會員(具有理監事投票權與盈餘的分享權),同時也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將收成的漿果賣給合作社;而合作社則收購週邊咖啡農(不論是否為會員)的漿果,並按照咖啡園地段與漿果品質的程度,以不同的價格收購後再分批處理。因此,耶加雪啡產區各村落(當地稱為"Kebele"的行政單位)的咖啡合作社也在這股旋風中紛紛設立,其中中也包括了今天的主角--荷芙莎合作社(Harfusa Coop)。 "荷芙沙"原本是位在衣索匹亞鎮的一個村莊名,是當地四個等級行政區的最小層級單位(註1、註2)。事實上它緊鄰著耶加雪啡鎮上鬧區的西方,只要從西側的鎮內道路走出去,即可立刻進入荷芙莎村。荷芙莎合作社早在1975年就成立,可以說是衣索匹亞第一波的合作社運動先鋒。而荷芙莎合作社處理廠的咖啡漿果來源,主要有來自荷芙莎村的山坡且位於處理廠西方,海拔從1850公尺到最高2100公尺左右;也有一部分是來自處理廠南方緊鄰孔加(Konga)村的山坡,那邊的海拔則從1870公尺到最高2000公尺。兩個區域咖啡園的地段不論是海拔與坡向都非常棒,而這也成為構成合作社能生產優秀咖啡生豆的基本條件。 荷芙莎合作社於2013年加入耶加雪菲小農合作社聯盟(YCFCU, Yirgacheffe CoffeeFarmers Cooperative Union),同時並取得「有機」和「公平交易」的認證。荷芙莎合作社與耶加雪菲當地的小農合作,採取林蔭種植技術,並與香蕉等農作物穿插栽植,以全手工及有機肥料種植,採自然的方式控制病蟲害,以確保生態保護,使咖啡品質的味道更加純淨。2013年,荷芙莎更獲得Coffee Review咖啡評鑑94分的高分,其味道具有多層次與柔順的口感,甜如蜂蜜,以及柑橘香氣,滑順的酸柔餘韻飽滿,更有些許的杏仁及焦糖香氣。本批次咖啡豆為荷芙莎合作社 FTO批次,其風味具有複雜的花香、蜂蜜、焦糖、薰衣草、檸檬皮等味道,甜味豐郁、酸度活潑、口感滑順、具有精緻而細膩的質感。